本期策劃:張潔
聚焦:美國大片過境 是憂是喜是挑戰
中美雙方18日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。中國每年將增加14部美國進口大片,以IMAX和3D電影為主;美國片票房分賬比例從13%提高到25%。此舉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,對美國制片商、中國影院、發行商還有觀眾固然是好事,但對于中國的電影制造商和創作這來說,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嚴峻的挑戰。日前也有不少國內創作人表達自己的擔憂,圈內更有“狼來了”一說。面對美國大片“入侵”,為何會有恐慌?中國影片和美國影片的差距何在?大片入境對中國電影又有哪些機遇與挑戰?
為何恐慌:大刀不敵洋槍?內患才是致命傷!
聽此消息,國內電影圈哀鴻遍地。不少大腕認為,短時間內美國大片增加將擠壓國產片票房,國產電影制作將受沖擊!段黠L烈》制片人關雅荻說,國產片是大刀隊,好萊塢是洋槍洋炮,現在“長城”開了口子,希望有關部門創造條件讓大刀隊實力變強。大刀如何敵得過洋槍洋炮?加入WTO這些年,政府之所以在引進好萊塢大片上不松口,就是希望為國產片贏得時間,打造自己的“土槍土炮”,可是你到如今還在使大刀呀!當下國產電影的困境,外患當然是重要因素,但是內憂才是致命傷。
差距之一:與觀眾的理解才是關鍵
我們國產影片與美國大片相比,差距究竟在哪,我想原因并不難找,既不是錢的問題也不是設備的問題,更不是演員的問題,即使有所謂的“限制”,也并不是主要問題,關鍵問題還是對觀眾的理解不夠,不能給與觀眾視覺聽覺上以震撼和享受,內容也難以與觀眾形成共鳴,制作上的粗制濫造更是國產片的一大致命缺陷,同時,攝制上缺乏創新,還習慣與向觀眾“講故事”,而不是用新的創意怎樣來把“故事”講的更生動更吸引人。
差距之二:追尋真正的“電影精神”
國外電影人追求商業價值過程中蘊含在其中的“電影精神”,恰恰是國產影片所稀缺的。正如網民調侃國內電影的那樣,國外大片瞄準的是世界和人類的未來,而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“宮廷戲”中徘徊;人家穿越是往未來人類的數百上千年之后穿越,我們是穿越回明朝當王爺。不同的定位和思維,得出來的就是截然不同的結果。一句話,技術層面差距的彌補或許不難,最難的也最核心的是秉持什么樣的競爭精神、創作和創造精神。
挑戰與擔憂:空間與機會減少 壓力增大
事實上,美國大片的進口及其數量的增加,雖然有一定弊端,但利還是顯而易見,而且遠遠大于弊的。正如好萊塢研究者周黎明所言,電影貿易的爭端從來不是“零和游戲”,對美國的好處不一定對中國是壞處,以后中國觀眾能看到更多好的電影,電影院的收益也能增加。同時,還能刺激國內制片公司更加努力,認真拍出質量更高、讓中國觀眾更喜歡的電影。如果單單從生存空間上講,每增加一部美國大片,都會讓國產片少一些公映機會,或者說多一份競爭壓力。
機遇之一:學會“與狼共舞”
當然,美國大片帶來挑戰的同時,也帶來了難得的機遇。從題材選擇來說,既然都是在中國放,美國片能拍的,中國片也應該能拍。從版權保護來說,美國片商一定會督促有關部門加大反盜版力度,中國電影人也能跟著受益。從交流合作來說,雙方合資成立制片公司,中國人將有機會學習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影理念和技術。更重要的是,好萊塢群“狼”壓境,原先靠吹牛皮、吃老本、堆明星、惡性營銷獲利的模式肯定不行了,放棄投機心理,老老實實苦練內功,抓好劇本創作、拍攝制作、市場營銷,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,壯大實力。
機遇之二:優勝劣汰 促進市場良性競爭
“狼”來了,是好事。長期以來,國產片制作粗制濫造,廣受詬病,以致于不少人寧可在家看電視劇而不涉足影院,看電影在一些人的記憶里是十幾年前的事。適者生存,劣者淘汰。國內電影市場向美國開放了,那些不思進取、靠明星吃老本、靠投機取巧取勝的制作者將被無情地淘汰出局。在壓力和沖擊面前,智者會痛定思痛,找差距,想方設法趕上去。好萊塢的大片之所以受歡迎,是因為它是貼近大眾娛樂消費需要的精神消費品,同時,又遵從了藝術形式的規律。這恰恰是國產片制作嚴重欠缺的,值得反思。增加美國進口大片,國產片制作有更多借鑒學習的機會。
機遇之三:分賬大片 激活中國電影
激活中國電影市場,分賬大片功不可沒。勢力強勁的好萊塢電影更多地涌入,會促使國內影視公司竭力提高品質,以與之抗衡。要么在重壓下殺出一條“血路”,要么只有死去。有論者指出,中國電影每一次質的飛躍,必然是體制改革和政策不斷放開的結果;幾十萬電影人的“生死”不重要,促進中國電影提高質量最緊要。
更多>>
各方反應
美國大片“入侵” 應多琢磨人家的“魂”
以開放心態迎接電影業的“狼來了”
美國大片不是“狼”,國產片也不是“羊”
銀幕夠大,可有中國電影一隅
增加美國進口大片是好事
多進口美國大片更應多學習“電影精神”
對增加進口美國大片不必喊“狼來了”
美國大片來了,撒嬌也沒用
更多>>
往期回顧
2.14情人節的情人“劫”
聚焦:千里馬出閘 林書豪刮起Lin旋風
評析Makiyo事件:無良無恥無知
選后島內政壇調整:藍綠都在忙些啥?
春運來襲 看歸鄉客的喜怒哀樂
聚焦:美刊評選2011年度十大國際新聞
盤點“老來俏”的臺灣藝人
聚焦:《時代》周刊評出年度十大丑聞
美國大片增加,對中國電影來說既是機遇亦是挑戰,要想“立”得住,需要更多從上至下的嘗試和努力,也需要時間和耐心。不必大喊“狼來了”,接受美國大片過境的挑戰,用開放的心態去迎接,使“中國式大片”盡快成熟,走向世界。
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