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menu id="siyyr"></menu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<p id="siyyr"></p>

      1. <table id="siyyr"><ruby id="siyyr"></ruby></table>
      2.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<table id="siyyr"></table>
        推薦標簽:兩會領導人商談 | 經貿文化論壇 | 直擊海峽論壇 | 建黨91周年
        您的位置:中國臺灣網  >   臺灣頻道  >   時政  >   正文

        黃嘉樹:蔡英文的“維持現狀”是偷換概念

        2015年08月05日 09:53 來源:環球網綜合 字號:       轉發 打印

          “維持現狀”并不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發明,多年來臺灣的諸多民調,也一直把“維持現狀”做為選項,而且這是歷次民調中穩定得到多數民眾支持的選項。蔡英文之所以提出“維持現狀”,肯定也是要迎合臺灣的多數民意。然而在這里,蔡女士玩了個偷換概念的手法,歷次民調中的“維持現狀”,是指統獨之間的狀態即不統不獨,而蔡女士卻把現狀定義成“已獨”,她也絕不敢公開承諾“不獨”,所以她要的“維持現狀”同臺灣多數民意希望的“維持現狀”根本就是兩碼事!

          以前曾有很多人以“維持現狀”來概括美國的對臺政策,后來發覺現狀總在變,“維持”什么說不清楚,所以改為“動態平衡”。前文從兩岸政治關系的四個基本面逐一分析,也發現“現狀”原本就是維持不住的。其實不僅兩岸關系,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現狀,都存在正負兩面,對負面的東西不應維持,就像人得了病一樣,必須抓緊治,有些慢性病一時無藥可治又暫時不致命,那也可以拖一拖,但早晚還是要治。對正面的東西則要不斷強化,不斷發展,正像一個健康人也要不斷鍛煉身體一樣,僅僅“維持”是不夠的。

          當年陳水扁“逢中必反”也曾經是“現狀”,到今天則變成為歷史,代之以和平發展的現狀。但這個現狀同樣會變化。今年5月4日,國共兩黨領袖在北京握手,習總書記做出“兩岸關系處于新的重要節點上”的政治判斷,所謂“節點”,就是要提示我們注意某種重大變化將要來臨的可能性,至于怎么變無非兩種可能:往正面方向變,就是針對兩岸政治關系的四個基本面分別采取改進措施,堅持共識、緩解對抗,強化合作,增強互信,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讓和平發展不斷升上新臺階,兩岸攜手共贏中華民族復興的光輝明天。往負面方向變,那就是“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”,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朱立倫時所說:“否認“九二共識”,挑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,搞“一邊一國”、“一中一臺”,就會損害民族、國家、人民的根本利益,動搖兩岸關系發展的基石,就不可能有和平,也不可能有發展”!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互動社區
        熱帖| 博文
        關于我們 | 本網動態 | 轉載申請 | 投稿郵箱 | 聯系我們 | 版權申明 | 法律顧問
       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
       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
       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

       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

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menu id="siyyr"></menu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<p id="siyyr"></p>

          1. <table id="siyyr"><ruby id="siyyr"></ruby></table>
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<table id="siyyr"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