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menu id="siyyr"></menu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<p id="siyyr"></p>

      1. <table id="siyyr"><ruby id="siyyr"></ruby></table>
      2.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<table id="siyyr"></table>
        推薦標簽:兩會領導人商談 | 經貿文化論壇 | 直擊海峽論壇 | 建黨91周年
        您的位置:中國臺灣網  >   新聞中心  >   本網快訊  >   正文

        臺灣美術論壇:期盼兩岸藝術交流常態化、多元化

        2013年04月04日 11:06 來源:中國臺灣網 字號:       轉發 打印

          中國臺灣網4月4日北京消息  4月2日至16日,“美麗臺灣—臺灣近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展”在中國美術館向公眾展出,展廳中有一副畫,對策展人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廖仁義教授來說有著“特別”的意義,它就是王悅之的《臺灣移民圖》。1934年,對民族屈辱有著切膚之痛的王悅之創作了這幅作品,希望藉此喚醒人們不要忘記臺灣淪亡的前車之鑒。

          廖仁義說,之所以這幅畫給他留下深刻印象,因為它是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借出的3幅作品之一。其余163件作品,全是來自臺灣藝術家的作品,重點在通過一個完整的時間跨度去呈現臺灣美術的現代歷程。

          4月3日,“多元化時代的臺灣美術”論壇在北京舉行,兩岸20多位藝術家齊聚一堂,激蕩藝術見解。多位藝術家表示,希望未來兩岸藝術交流能向常態化、多元化的方向發展,開發更多渠道,展開更全面的文化交流。

          據了解,此次論壇主要就“臺灣美術的現代性探索”、“臺灣水墨的源流”、“臺灣當代藝術”三個議題展開討論。論壇結束后,廖仁義表示,這次討論的很多議題充滿爭議,今后他將與大陸學者就此繼續展開交流。他說,此次活動是兩岸藝術家交流的良好契機,但它并不是一個據點,而將是一個開始。

          廖仁義說,這次由于條件限制,展出的都是平面畫作,希望未來能拓展到雕塑、書法、攝影等媒材,使大陸民眾看到更多元化的臺灣藝術作品。(中國臺灣網記者 李徽 黃艷艷)

         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

        :
          關于我們 | 本網動態 | 轉載申請 | 投稿郵箱 | 聯系我們 | 版權申明 | 法律顧問
         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
         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
         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

         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

  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menu id="siyyr"></menu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  <p id="siyyr"></p>

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siyyr"><ruby id="siyyr"></ruby></table>
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siyyr"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