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menu id="siyyr"></menu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<p id="siyyr"></p>

      1. <table id="siyyr"><ruby id="siyyr"></ruby></table>
      2.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<table id="siyyr"></table>
        推薦標簽:兩會領導人商談 | 經貿文化論壇 | 直擊海峽論壇 | 建黨91周年
        您的位置:中國臺灣網  >   新聞中心  >   兩岸  >   正文

        大陸生被稱為“破冰者” 隱形壁壘正慢慢消融

        2014年05月15日 09:17:00 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:       轉發 打印

          隱形壁壘正慢慢消融

          開放陸生赴臺的呼聲島內由來已久。高等教育資源過剩,加之“少子化”嚴重,不受政府資助的私立高校生存面臨嚴重困境,只有降低分數爭搶生源,不僅錄取率幾近百分之百,甚至還爆出7分就能上大學的新聞。

          臺灣有優質教育資源,開放陸生赴臺本是雙贏互利。但是島內一部分人心態復雜,或許心里明鏡似的,為選票還是要高喊:“交流是統戰”、“陸生是間諜”。陸生赴臺政策“松綁”的呼聲遲遲沒有回應。

          臺灣學者朱學恒發出疑問,“三限六不”歧視性規定太短視。對于陸生,除了怕臺灣自己吸引力不夠之外,有什么好怕的呢?只想別人開放、自己不開放,高墻和孤島心態最終損害的還是臺灣的競爭力。

          今年,公立大學招收陸生就讀本科仍有每年每校5人的限制,松綁尺度有限。任教于臺灣中正大學傳播系的羅世宏表示,開放陸生來臺就讀高校是正確的政策方向,但臺當局在實際執行時綁手綁腳,甚至任由民粹“聲高”,對陸生處處設防。世界各地都想盡辦法吸引優秀人才,香港高校每年都會以高額獎學金到內地搶高考狀元,臺灣還可以繼續把優秀的大陸生往外推嗎?

          或許,限制性政策壁壘的打破還需時日,但在呼聲和對話中,兩岸間隱形的壁壘正在慢慢消融。

        相關閱讀:

        [ 責任編輯:范斯騰 ]

        原稿件標題:

        原稿件標題URL:

        原稿件作者:

        轉載編輯:范斯騰

        原稿件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

        :
          關于我們 | 本網動態 | 轉載申請 | 投稿郵箱 | 聯系我們 | 版權申明 | 法律顧問
         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
         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
         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

         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

  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menu id="siyyr"></menu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  <p id="siyyr"></p>

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siyyr"><ruby id="siyyr"></ruby></table>
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siyyr"><label id="siyyr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siyyr"></table>